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越鞠丸

越鞠丸

《中国药典》:越鞠丸

药方名称越鞠丸

处方香附(醋制)200g川芎200g栀子(炒)200g苍术(炒)200g 六神曲(炒)200g

性状为深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;气香,味微涩、苦。

炮制上五味,粉碎成细粉,过筛,混匀,用水泛丸,干燥,即得。

功能主治理气解郁,宽中除满。用于胸脘痞闷,腹中胀满,饮食停滞,嗳气吞酸。

用法用量口服,一次6~9g,一日2次。

贮藏密闭,防潮。

摘录《中国药典》

丹溪心法》卷三:越鞠丸

药方名称越鞠丸

别名芎术丸(《丹溪心法》卷三)。

处方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

制法上药为末,水泛为丸,如绿豆大。

功能主治行气解郁。治气、血、痰、火、湿、食等郁,胸膈痞闷,脘腹胀痛,吞酸呕吐,饮食不化。

用法用量每服6~9克,温水送下。亦常用作汤剂,水煎服。

备注方中香附行气解郁,以治气郁;川芎活血行气,以治血郁;苍术燥湿健脾,以治湿郁;栀子清热除烦,以治火郁;神曲消食和中,以治食郁。此方虽无治痰郁之品,然痰郁多由脾湿引起,并与气、火、食郁有关,所以方中不另设治痰药,亦治病求本之意。

摘录丹溪心法》卷三

猜你喜欢

  • 锦鸠丸

    药方名称锦鸠丸别名羊肝丸、神驻锦鸠丸处方草决明子3两,蕤仁(去皮)3两,羌活(去芦)3两,瞿麦3两,细辛(去苗)5两,牡蛎(洗,火煅取粉)5两,黄连(去须)5两,杜蒺藜(炒,去尖角)5两,防风(去芦)

  • 桂荔汤

    药方名称桂荔汤处方白术2两,肉桂2钱,山药1两,小茴香2钱,荔枝核3个(敲碎)。功能主治温肾中之寒,消睾丸之湿。主寒湿疝气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辨证录》卷九

  • 钟乳补肺汤

    药方名称钟乳补肺汤处方钟乳(碎如米粒)、桑白皮、麦门冬(去心),各三两;白石英(碎如米粒)、人参(去芦)、五味子(拣)、款冬花(去梗)、肉桂(去粗皮)、紫菀(洗去土),各二两。炮制上除白石英、钟乳外,

  • 葱附丸

    药方名称葱附丸处方川附子(去皮,生用)1枚,细辛半两。制法上以葱汁打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肺寒脑冷,鼻流清涕。用法用量每服14丸,姜苏汤送下。摘录《赤水玄珠》卷三

  • 加减紫菀汤

    药方名称加减紫菀汤处方贝母、前胡、紫菀、白术、桑皮、甘草、黄芩、紫苏、陈皮、五味子、知母、杏仁、赤苓、当归、麻黄。功能主治止嗽安胎。主妊娠咳嗽,因感风寒伤肺而成,谓之子嗽。摘录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二

  • 绿风安平汤

    药方名称绿风安平汤处方夏枯草30克,香附10克,当归10克,白芍30克,川芎5克,熟地15克,双钩15克,珍珠母25克,泽泻15克,车前草25克,乌梅15克,槟榔6克,荷叶20克,菊花20克,甘草3克

  • 龙齿清魂散

    《医略六书》卷二十二:龙齿清魂散药方名称龙齿清魂散处方龙齿3两,人参1两半,归身3两,远志1两半,麦冬3两(去心),桂心5钱,茯神2两(去木),细辛3钱。制法上为散。功能主治惊悸,脉弦细涩者。用法用量

  • 二子养亲汤

    药方名称二子养亲汤处方苏子、芥子、当归、腹皮、覆花、黄芩、陈皮、枳壳、甘草。功能主治酒症寒热火痰致喘。用法用量生姜、葱为引。摘录《点点经》卷三

  • 加味清喉煎

    药方名称加味清喉煎处方润元参、大生地、粉丹皮、荆芥穗、玉桔梗、焦山栀、天花粉、牛蒡子、生甘草、南薄荷、青防风。功能主治虚烂喉风。本原不足,虚火上炎,喉间白斑,痛烂连扁桃腺及内外粘膜,视之不肿,六脉细数

  • 大葛根汤

    药方名称大葛根汤处方干葛、石膏、枳壳、大黄、广皮、甘草、知母。功能主治阳明表邪未尽,大便秘结,积热上冲,头痛。阳明经表未解,里热内结,口渴便秘。注意若带恶寒表热,症兼太阳者,即不可用。摘录《伤寒大白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