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龙虎交加散

龙虎交加散

药方名称龙虎交加散

处方木香(锉碎,用纸垫锅,焙干,研为细末)、罂粟壳(去顶瓤筋,锉,焙干,为细末)、甘草(用湿纸裹煨,焙干,为细末)、吴白芷(面裹煨,去面,焙干,为细末)、川芎(湿纸裹煨,焙干,为细末)。

制法上为末,各另包收。

功能主治发背,痈疽,发脑,发鬓,发髭;又治脑虚头晕,风湿之症。

用法用量看疮加减用之:若疮势红肿热大,先服如神托里散1帖,卧盖取微汗;如红晕大,肿高,疮头有似碎米大白脓点者,可进交加散1帖,用木香4分、罂粟壳2钱2分、甘草6分、白芷1钱4分、川芎1钱半,共为1帖,用水7分,生白洒3分,共1碗,用银器煎8分,如无银器,新瓷器亦好,不用铜铁旧器,于炭火边先滚5-7滚,用细绢将水湿扭干,滤去滓,食后服,以干盐菜压之,滓敷疮,四围用攘绢帕包之;如恶心呕吐,即服护心散1帖止呕,次服前药;若胸腹膨满,或大小便闭涩,可服当归连翘散1帖,行5-7次,用温米粥汤补止;如疮已成,溃脓不寒不热,止是烂开疼痛,木香3分、甘草6钱、川芎1钱半、白芷1钱4分、粟壳2钱,水5分,酒5分,合煎8分服;如红晕不退,每日于晚进药1帖,吃交加散4-5帖,可服当归连翘散1帖,要行,加大黄,只有热,腹不胀,不用大黄;如疮患要将好,腐肉不脱,可用针刺破皮,令随脓出,将水红花根煎汤洗之,用生肌散掺上,每日洗1次。

注意忌酸辣、酱面、发气并生冷之物。

摘录《准绳·疡医》卷一

猜你喜欢

  • 推广干葛汤

    药方名称推广干葛汤处方干葛 山栀 豆豉枳实甘草各9克功能主治治酒疸,身发热,口渴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症因脉治》卷三

  • 吹喉十宝丹

    《喉科集腋》卷上:吹喉十宝丹药方名称吹喉十宝丹处方牛黄0.9克 大贝0.9克人中白(煅)1.5克琥珀1.5克青鱼胆1.5克(大者)珍珠1.8克 梅片0.15克人指甲1.2克马勃0.9克硼砂1.2克制法

  • 茯苓二陈汤

    药方名称茯苓二陈汤处方半夏5钱,陈皮2钱5分,白茯苓4钱,生甘草1钱半。制法上锉。功能主治和胃气,化痰涎。主用法用量每服3钱,加生姜3片,水煎服。摘录《婴童百问》卷二

  • 健脾利水生化汤

    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下:健脾利水生化汤药方名称健脾利水生化汤处方川芎3克茯苓4.5克 归身6克 黑姜1.2克陈皮1.5克 炙草1.5克人参9克 肉果1个(制)白术3克(土炒)泽泻2.4克功能主治治产后块已

  • 炙甘草汤

    药方名称炙甘草汤别名复脉汤(《伤寒论》)。处方甘草12克(炙)生姜9克(切)人参6克 生地黄30克桂枝9克(去皮)阿胶6克麦门冬10克(去心)麻仁10克大枣30枚(擘)功能主治益气养血,滋阴复脉。治气

  • 黄连

    药方名称黄连处方黄连、大黄、吴萸各10克,胆南星7克。制法共研为细末,用醋或开水调成糊状。功能主治据报道,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00多例,效果均满意。或单用生大黄适量。研细末,每次取10克,用醋调成

  • 保元清降汤

    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上册:保元清降汤药方名称保元清降汤处方野台参15克 生赭石25克(轧细)生芡实18克 生山药18克 生杭芍18克牛蒡子6克(炒,捣)甘草4.5克功能主治主吐衄证,下元虚损,中气衰惫,

  • 和气白术散

    药方名称和气白术散处方白术半两,人参半两(去芦头),枳壳半两(麸炒微黄,去瓤),白茯苓半两,厚朴半两(去粗皮,涂生姜汁,炙令香熟),白芷半两,陈橘皮半两(汤浸,去白瓤,焙),桂心半两,白芍药半两,高良

  • 秘传敛瘤膏

    药方名称秘传敛瘤膏处方血竭轻粉龙骨海螵蛸象皮乳香各3克 鸡蛋15枚(煮熟,用黄熬取油20毫升)功能主治生肌完口。治瘿瘤用枯瘤药,其瘤自然枯落后,疮口来敛者。用法用量上药除鸡蛋油外,各研为细末,共再研和

  • 贝母粥

    《资生录》:贝母粥药方名称贝母粥处方贝母粉10克 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制法用北粳米、冰糖煮粥,待米开汤未稠时,调入贝母粉,改文火稍煮片刻(再煮二三沸),粥稠即成。功能主治化痰止咳,清热散结。适用于急慢